四步教学范式在物理学科不同课型中的运用研究发表时间:2017-10-27 10:54 四步教学范式在物理学科不同课型中的运用研究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形势下,必须有新的教学策略对原有的进行继承和革新,因此为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我组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四步教学范式——“自学,研讨,点拨,反思” 通过对“习题课学习现状调查(学生问卷)”“习题课教学现状调查(教师问卷)”的调查发现,目前高中学生物理习题课学习效率颇为低下,“这道题我已讲过多次了,做到类似题目时怎么还有那么多的学生错? ”这是我们很多一线教师在习题讲评时的感受。因此如何提高习题讲评课的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需思考的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决定将四步教学范式——“自学,研讨,点拨,反思”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习题讲评课中。 二、对习题讲评课的认识 习题讲评课几乎每个学科都会经常遇到,是学生接受和提高解题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习题课就是教师通过掌握的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组织教学,帮助学生巩固、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时暴露学生学习中的思维障碍等问题,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使得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系统不断完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阶段,我们经常需要对习题进行讲评,其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三、相关研究综述 通过听课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常见的习题讲评课教学模式如下: 模式3:教师分析错因,针对错误归类讲解,即教师给出答案,先让学生对答案,教师分析试卷中出现错误答题的原因,然后进行归类讲解 四、本研究的价值、意义 (一)理论价值与意义 为改变传统讲评课“满堂灌”现象,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出错原因。现决定将四步教学范式——“自学,研讨,点拨,反思”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习题讲评课中。即典型错题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给出习题最后的答案,然后由学生自己独立纠正习题中的错误,随后布置学生分组讨论错因,学生看见了这样的那样的错误示例,大脑会很兴奋,由组长带动组员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会瞬间形成,多数学生会迅速查找题目中的错误,很自然地畅所欲言(知识缺漏、记忆不准确、审题不仔细、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题不完整或规范),逐渐得出正确解题方法。组内不能解答的问题可以向其他小组请教,教师可参与,抽查或反向提问的方式加入学生讨论过程,完成该任务后激励学生到黑板上改错,下面的学生再次在进行互评,有疑意可继续到黑板上改错,最后整理落实正确的解题过程,再次思考自己犯错的原因。这种办法比老师独自讲解要好得多,几乎是全员参与,再加上各小组长的监督,学生的积极性会非常高,注意力集中。尤其是遇到出错率较高的计算题时,老师们可以试试,这样的办法真的很奏效。 (二)实践价值与意义 通过自主学习可逐渐培养起学生独立自觉学习的习惯,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听众,记录员变成了演员,小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充分展示自己的过性,暴露自己的问题,又可从个体中找到共性,让问题的答案逐渐浮出水面。既发现了个性亮点,突出优生,又为学生之间互助,互评创设条件,学生的合作意识逐渐增强。这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师生的欢迎。 五、创新点 通过自主学习和探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愿学,会学,学会。 六、研究目标和内容 拟达成的理论或实践目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部分是最重要和内容最需丰富的地方) 习题讲评课针对不同的内容可分为选择题讲评、实验题讲评、计算题讲评或试卷讲评、随堂练习讲评等 学生做练习题的过程常常成为对比概念,定义,照搬定理和公式的过程,做完一遍便丢掉不管,做后不加反思,不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做题的过程就起不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为使做练习题更快捷有效,需改进传统习题讲评课教学模式,现决定将四步教学范式融入习题讲评课堂,通过该模式教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归纳总结,以达到真正学会的目的。 如对选择题讲评程序:自主改错——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公布答案。学生针对错题独立查阅教材,教辅资料或笔记自己诊断错误原因,并在该题旁注明,讨论交流——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分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小组讨论仍不能得出满意答案的,小组内可派一名代表向其它小组的同学请教或咨询老师,真正弄明白后再充当小老师向小组同学交流。组内同学个个为小老师点赞,小老师拥有成就感,其他同学也获益匪浅。师生点拨——学生相互答疑后,教师可适当进行补充和评价,学生可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反思总结——学生得出答案后再回过头来整理整理思路,想想自己犯错的原因,吸取教训,再以后的学习中尽量不犯或少犯类似的错误,这一环节可通过二次过关来检测反馈,进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实践目标与内容 通过这种自主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获得发展,学生能更认真,更有目的,更主动,更快乐的学到知识,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习能力逐渐增强,同时也为老师减轻了负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七、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步教学范式——“自学,研讨,点拨,反思” 八、研究阶段 九、预期的研究效益 通过自学过程充分亮出自己的问题,通过没有约束的相互争论,研讨,使学生心情舒畅,彼此期待和欣赏,同时通过同学间的鼓励和赞扬使性格内向的孩子也能融入到大家庭中来。总之,这是一个课堂上教师声音少,学生声音多;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者的一种氛围。看似“乱”,实则“有序”;看似“散”,实则“聚中”。拉开知识的网络,培养思维的多向性与广阔性,使学生的情感,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得以体现和提高从而促进了健全人格的健康发展。这种学习方式的培养,实质上将指导他们的终身学习,既激发了思维,又铸就了能力,从而使物理走向生活,使生活走向科学,对我们的教育目标而言,实为事半功倍。 十、预期成果 预期形成的研究成果名称、成果形式。 十一、人员分工 主研人员情况介绍与分工 参研人员情况介绍与分工 十二、拟参考的文献 李洁 《“问题式教学”法在复习中的应用》 物理教学,2006.12周金中 《思维过程显性化的习题课教学》 物理教学,2005.12 十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课题组人员的学术背景、研究经验和组成结构(职务、专业、年龄),研究工作必须的时间、物质、经费、资料等保障条件。 十四、本专业高级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推荐意见 |